NY_T 2623-2014 灌溉施肥技术规范

ID

66E0B33E27B448D3B92F7F587DEE611C

文件大小(MB)

0.37

页数:

6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-8-14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65.080,B 10 NY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,NY/T 2623—2014,灌溉施肥技术规范,Technical guide for fertigation,20147077 发布2015-01-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,NY/T 2623—2014,-*-* —1.,刖 百,本标准按照GB/T 1.1—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、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、四川化工控股,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、东莞市保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高祥照、黄培钊、谭庆军、张新雄、林育忠、杜森、钟永红、吴勇、张靂、白由路,I,NY/T 2624—2014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 1—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、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、成都市新都化,工股份有限公司、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、史丹利化肥股份有,限公司、福建省农业科学院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高祥照、黄培钊、刘晓霞、姜吉涛、万连步、高进华、林育忠、杜森、吴勇、钟永红、,张靂、孔庆波,I,NY/T 2624—2014,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总则,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则、技术方案和主要模式,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全国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与应用,2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2. 1,水肥一体化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water and fertilizer,根据作物需求,对农田水分和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和一体化管理,以水促肥、以肥调水,实现水肥耦,合,全面提升农田水肥利用效率,2.2,以水促肥 promoting fertilizer utilization by optimizing water man电ement,科学调控农田水分,改善土壤物理、化学和生物学性质,为作物吸收利用养分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,促进养分高效利用,2.3,以月巴调水 promoting water utilization by optimizing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,科学施用肥料,改善作物营养状况,促进生长发育,提高作物高效利用水分和抵御干旱的能力,2.4,因水施肥 watei^based fertilization,根据降水、灌溉、土壤埔情等农田水分状况和用水方式,综合考虑作物水肥需求等因素,科学制定施,肥方案,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,2.5,水肥耦合 coupling effect of water and fertilizer,通过科学调控和管理,使水肥两大生产要素之间产生协同效应,相互配合,相互促进,提高作物产量,水平和水肥利用效率,3基本原则,3. 1综合考虑农田水分和养分管理,使两者相互配合、相互协调、相互促进,3.2水分管理应根据作物需水规律,考虑施肥与水分的关系,运用工程设施、农艺、农机、生物、管理等,措施,合理调控自然降水、灌溉水和土壤水等水资源,满足作物水分需求,3. 3养分管理应根据作物需肥规律,考虑农田用水方式对施肥的影响,科学制订施肥方案,满足作物养,分需求,4技术方案,4. 1旱作区,干旱缺水问题突出,在水肥管理上应以水为先,在合理调控农田水分的基础上,配套施肥技术。通,过地膜、秸秆等进行全覆盖或半覆盖,充分集蓄自然降水,抑蒸保墉,解决干旱缺水问题。针对覆膜栽培,1,NY/T 2624—2014,后追肥困难,中后期易脱肥的问题,配套长效肥料、缓控释肥料一次施肥技术,满足作物全生育期养分需,求,实现水肥耦合,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作物单产。在干旱、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时,叶面喷施抗旱抗,逆制剂、水溶肥料等增强作物抗旱抗逆能力。播种时将肥料溶解在水中,进行坐水播种,满足种子发芽,和苗期水分养分需求,4.2 精灌区,配备喷滴灌等现代灌溉设备,以水带肥、少量多次,根据作物需求精确调控水肥供应,实现水肥一体,化管理。充分利用喷滴灌等设施设备,使用水溶性肥料,将肥料溶解在水中,借助管道灌溉系统,灌溉与,施肥同时进行,适时适量地满足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,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和高效利用,4.3 地面灌溉区,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灌溉,并根据农田水分状况选择施肥时间,灌溉要尽量考虑,施肥的需求,进行造墉施肥。宜大力发展测埔灌溉,科学制定灌溉制度,根据土壤墙情和降雨情况决定,灌溉时间和灌水量,并根据土壤嫡情判断是否适合施肥,配套施用长效肥料、缓控释肥料等。有条件的,地方改进灌溉方式,发展管道灌溉,扩大灌溉面积,推进喷微灌和水溶肥料应用,实现水肥一体化,提高,水肥生产效率,4.4 水田区,水肥管理中应因肥控水。宜推广覆膜保墉、湿润灌溉、控制灌溉等节水技术,田间始终保持浅水层,或干湿交替的状态,减少农田水分排放。配套施用长效肥料、缓控释肥料等,促进水肥耦合,减少养分随,水流失,提高肥料利用率,减轻环境污染,5主要模式,5. 1地膜覆盖一次性施肥,在旱作区,与地膜覆盖等措施结合,在覆膜前底施长效肥料、缓控释肥料和有机肥料等,一次施足不,追肥,通过地膜集雨保墉,肥料缓慢释放满足作物全生育期养分需求,实现水肥耦合,大幅提高水肥利用,效率和作物单产,5.2 垄膜沟灌一次性施肥,在西北绿洲灌区,与垄膜沟灌等措施相结合,在起垄覆膜的同时底施长效肥料、缓控释肥料和有机,肥料等,一次施足不追肥,通过垄膜沟灌减少灌水量……

……